调研问答全文
微光股份 (002801) 2019-11-07
1、您如何看待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市场发展前景?请问公司是否涉足自动化领域?是否有产品应用于汽车自动化领域?
答:目前国内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中国政府推出中国制造2025、两化融合,大力培育数字经济,实现制造业全面升级,这为自动化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市场前景广阔。公司2017年10月成立伺服电机事业部,投资年产30万台伺服电机项目,介入到了自动化领域。目前公司伺服电机主要应用于纺织机械、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目前公司产品未应用于汽车自动化领域。
2、公司伺服电机目前有哪些产品系列?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较如何?
答:目前公司伺服电机有WA/WB/WD三大系列。公司高标准、高起点定位,经过两年的努力,公司伺服电机已实现产业化。公司伺服电机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的空间也很大。公司会积极学习先进经验,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工艺,大力引进人才,提升在伺服、驱动、控制等方面的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成本控制、产业链完整优势,努力成为品种全、性价比高的伺服电机制造企业。
3、请问公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地位如何?
答:公司是工信部公示的第四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公司生产的冷柜电机产量世界领先,外转子风机、ECM电机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4、请问公司目前业绩如何?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利润增长情况如何?
答:公司2019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81亿元,同比增长26.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53.22%,高于电气设备行业已披露三季报个股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另外公司预计2019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60.00%至80.00%,为15,564.30万元至17,509.84万元。
5、公司产品是否受益于冷链物流的发展?
答:公司主要产品冷柜电机、外转子风机、ECM电机是冷链物流设备的主要部件之一。国家推出加快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政策,公司主要产品的市场规模将扩大,冷链物流的发展对公司盈利有积极影响。
6、请谈谈中美贸易战对公司的影响,公司有什么应对措施?
答:公司对美出口收入在整个出口收入中比重较小,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对美出口实现高增长,中美贸易战,公司对美贸易没有受到影响。随着对美国市场产品研发、营销力度的加大,公司对美销售将保持增长。但贸易战继续打下去,对世界经济会产生不利影响,对公司整体出口有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情,增强竞争力,同时,公司将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扩大国外销售分布,降低风险。
7、公司目前是否有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的考虑?
答:公司有出国考察对外投资,公司综合分析成本、关税、风险等因素,目前暂未有将生产转移到东南亚等地区的考虑。
8、公司目前理财投资较多,收益率有多高?近期是否有其他投资?
答:截至目前,公司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理财54,200万元,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6,000万元,银行理财年化收益率在4%左右,信托产品理财年化收益率为6%左右。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追求内涵提升、外延拓展的发展方式,理财投资是暂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一种方式,公司期望在控制风险前提下进行高质量投资。公司保留较多现金,既是为发展做储备,也是为应对危机做准备。 2019年8月,为拓宽公司投资领域及盈利渠道,获得资本增值收益,公司使用自有资金1000万元与专业机构合作投资兰溪普华臻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9、公司并购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否有其他并购计划?
答:公司看好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前景,通过收购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介入这一行业,并且进一步推动电机、风机等产品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近两年,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公司控股子公司杭州祥和实业有限公司将加强管理,等待行业复苏。 并购是公司加快发展的一条途径,公司仍将围绕战略规划,积极寻找合适的并购标的,谨慎选择,希望大家帮助推荐优质标的。
10、公司可流通股份比重较低,公司大股东目前是否有减持计划?
答:公司目前无限售条件股份58,144,000股,占比总股本49.38%,有限售条件股份(高管锁定股)59,616,000股,占比总股本50.62%。公司股东持有的首发前股份占比总股本75%,从上市至今并未减持。公司大股东作为公司管理层核心力量,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目前暂无减持股票的计划,若有减持计划,将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公告。
11、请谈一谈公司未来的业绩目标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
答:业绩目标是动态的,每年的业绩目标将根据每年实际情况确定。 公司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可持续、快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开展“快研发、抢订单、强管理、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工作,进一步稳固冷柜电机、外转子风机、ECM电机在国内领先的地位,拓展产品在电力、通信等领域的应用;加大节能高效电机、伺服电机、驱动与控制器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产品在自动化、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从中长期发展而言,公司将紧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的创新步伐,为智能驱动提供理想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驱动的领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