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震安科技 (300767) 2019-11-08
问题 1:《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若能落地,会对未来减隔震市场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答:根据 2019 年 10 月 8 日国家司法部发布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十五条,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保证发生本区域设防地震时不丧失建筑功能。《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若能落地,国内市场会迅速扩张,减隔震技术将从当前不同省市部分强制使用部分建议使用,扩展到全国高烈度区医院、学校等建筑物强制使用。
问题 2:《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是否对存量的建筑也有相关要求?公司是否有存量建筑改造的案例?
答:根据 2019 年 10 月 8 日国家司法部发布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二条,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既有公共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时,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公司代表性老旧建筑加固改造项目包括“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办公楼加固项目”、“新疆电影院加固项目”等。
问题 3:橡胶隔震支座和消能阻尼器的应用范围有什么不同?
答:橡胶隔震支座属于建筑隔震技术,立足于“隔”,能降低地震作用的 50%-80%,主要用于抗地震,抗地震效果更好;消能阻尼器属于建筑减震技术,立足于“抗”,能降低地震作用的 20%-30%,应用范围更广,可用于抗地震、抗风震。两者均可单独用于建筑工程项目,也可配套使用,以满足项目的减隔震性能指标要求或特定结构的减隔震功能需要。
问题 4:公司的技术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公司成立了院士工作站——周福霖工作站,拥有国内橡胶、高分子材料、化学、机械加工、工程结构方面的诸多技术人员、研发人员,并且能够与国内众多设计院进行长期合作,具有较强的研发能力和较高的产品制造工艺水平。经过长期的试验和经验积累,公司在橡胶配方、胶黏剂的粘接工艺、硫化工艺、阻尼器生产工艺等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参数和经验,能够保证橡胶的抗变形、抗老化、耐候性,以及橡胶和钢板的紧密粘接、阻尼器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等要求,从而有能力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的隔震橡胶支座和阻尼器产品。
问题 5:目前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何?
答:减隔震技术是我国近十多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较低,产品质量检测规范尚不完备,且行业内的大部分减隔震产品生产企业还不具规模性,研发能力较弱,产品质量不稳定,施工质量低,后期检测和安装维护不到位,且多采用价格竞争的模式进入市场。无序的竞争可能导致劣质产品进入市场,不利于减隔震行业这一新兴行业的发展。随着国标、行业标准等逐步完善,产品质量检测逐步规范化,行业预期将形成有序竞争。对于如首都新机场、北京行政副中心等重大创新项目技术指标要求较高,只有技术水平及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厂家才能参与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