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达实智能 (002421) 2019-11-12
一、 公司展厅及达实大厦体验中心参观
二、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达实智能以“万物智联,心心相通”为使命,始终秉承“达则兼善天下,实则恒心如一”的价值观,致力于做值得信赖的智能物联平台营造者,努力成为智慧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引领者。基于自主研发的物联网产品,为智慧医疗、智慧建筑及智慧交通等多场景提供智能物联整体解决方案。 依靠设立的国家博士后工作站为核心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中心,公司构建统一的物联网感知层、大数据集成层与创新应用层三层技术体系。物联网感知层,通过RFID技术、云端人脸识别技术、车牌识别等视频识别技术、体感交互技术、行为识别技术、移动支付技术等构建完善先进的物联网感知层。大数据集成层,基于实时大数据的智能管控技术的实时数据库dasRdb、智能建筑云管理平台IBMS等技术,打造支持多数据源共享、交换与协同大数据集成平台。创新应用层,上述统一的物联网感知层与大数据集成层,支撑创新应用层的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交通业务板块的创新应用。公司业务涵盖建筑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形成集约化、多功能监测体系,构建物联网统一开放平台,实现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远程调控和数据共享、发布;以云计算、边缘计算,打造汇聚数据和统筹管理运营的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枢,为用户创建智慧、互联、共享、生态共建的环境。
1、 智慧医疗
1)智慧医院:公司提供覆盖医院全范围全流程全场景的IOT整体建设方案,对医院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手术室与及其临床信息化、以及医院管理信息化,实现了高度融合,致力于打造数字孪生的智慧医院。同时提供基于IOT大数据的医院能源和后勤运营管理服务。从而实现医院的物与物、物与人以及人与人进行连接,形成医院经营管理、医院临床服务、患者监护的一体化服务。
2)医疗大数据:提供城市级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具体包括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解决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实现电子病例、居民健康档案、处方、检验、检查、用药等医疗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基于人口健康信息开发针对居民和第三方机构的大数据应用和增值服务。
2、 智慧建筑
智慧建筑的发展正在加速由本地部署的物联网向开放的云端延伸,成为“智慧城市”的有机整体。公司不仅提供本地部署的IOT解决方案,还创新提供基于私有云IOT解决方案,为集团客户提供建设和运营服务;提供基于公有云的IOT解决方案,为中小客户提供服务。同时提供基于IOT的建筑能源和设施运营管理服务。以人工智能与物联网为传统建筑赋能,公司自主研发的IndasIBMS(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了建筑智能化升级和高效运行管理。作为一个相对封闭场景,建筑是人与设备互动频次最密集、获取海量数据的最佳场景。IndasIBMS打通原本相互独立、封闭的多个子系统,结合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最新技术,集成了空调通风、智能照明、视频监控、门禁、网络监控、能源监控等20多个子系统,同时支持接入仿真模拟、能量表、流量计、空调、PLC、楼控、太阳能等140余项标准协议和厂家自定义协议实现自动的策略优化,完成楼宇运营、能源管理、设备维护及用户服务等,帮助建筑进化成为有感知、会思考的智慧生命体。
3、 智慧交通
公司智慧地铁业务,为地铁轨道交通提供包含地铁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安防、信息发布的IOT解决方案,同时基于IOT提供地铁运营大数据服务。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智能化出行环境。
三、 自由交流
问:请问达实智能未来发展方向?
答:达实最早做窄带的、有线的、局域的物联网,当时叫做控制系统,有检测、有控制、有执行,其实也就是现在的物联网。 上市之前,将业务做了一次聚焦,那个时期叫做工业以太网,我们率先将工业以太网用在建筑里,也就是局域的、有线的(光纤)、宽带的物联网。 未来将会来到无限的、宽带的、广域的物联网。5G,对于我们是飞速成长的战略机遇。5G为物联网而生,对老百姓只是量变,对我们行业才是质变,率先使用的可能还是环境的营造。 未来行业会产生一次大的洗牌,产业的聚集迅速产生,竞争对手的分化迅速产生。在深圳我们与华为、中兴交流密切,可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同时我们拥有400多人的全资子公司专门做物联网终端产品,我们的母公司研发中心有做平台软件的基础,有望先跑一步。
问:达实营收和利润下滑的原因。
答:(1)公司的所有经营决策,都应该立足于公司战略,立足于加强核心竞争力。公司需要沉下心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给客户提供更多的价值,使公司成为值得信赖的智能物联平台营造者;(2)从建设、订单走向服务的商业模式。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增量经济向存量经济转化,公司也面临巨大挑战。从重订单、重建设向重服务、重运营转变,需要公司投入足够的资源和时间;(3)从重视增长速度走向重增长质量。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资产负债表有一定的下滑。公司在未来三年,将更重视增长的质量、客户的满意度、现金流,提高增长的质量。 总体上来说,三季度的现金流及应收账款已有大幅改善,未来我们也会加强管理,重点关注收入和利润。
问:今年实施了第三次股权激励计划,从公司的业绩解锁条件来看,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要比2018年增长10%,然而前三季度业绩并不理想,请问第四季度会采取什么措施来达成目标?
答:四季度通常是收益呈现的关键季度。我们将数据分解到各个事业部,从目前来看该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三季度解决了现金流的压力,四季度这个时点重点在收入上。
问:之前从公司公开信息来看,今年有40多亿的订单存量,第三季度收入15.67亿,如果订单量是确定的话,是否是收入确认出现问题?
答:首先在大环境下,政策变化导致工期拖长。比如医院,以前是由院长做决定,改革后上升到卫健委,多了审批的环节,拉长结算周期;第二是项目规模,项目规模显著变大,越大的项目周期越长,1个亿以上的项目比几千万的项目结算周期明显拖长,很多甲方想要等到整体结算。这几个是导致结算变长的主要原因。
问:公告显示达实大厦增加了1.66亿的投入,具体情况如何?
答:达实大厦之前预计投入9个亿,后期施工过程中略超出预算,主要因为公司强调品质,对大厦节能及智能化的投资较高,力求打造一个绿色智慧建筑的标杆。达实大厦无论从工程质量还是建筑周期相比同类型超高层建筑要有优势,从动土到第一批入驻仅用了3年半的时间。比如我们采用的三银LOW-E玻璃幕墙,深圳大部分都是二银LOW-E幕墙,三层低功耗玻璃整体造价相对高。其次如我们的侧开式通风器、磁悬浮中央空调等,都是行业领先的产品,虽目前看来成本较高,从长期运营带来的运营成本的降低来看是划算的。
四、公司与投资者已按深交所要求签署调研《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