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麦捷科技 (300319) 2019-11-12
1、请先介绍一下公司的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产品包括电感、滤波器、LCM等电子元器件。2012年5月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上市之前,公司的主打产品是叠层电感和LTCC滤波器,和顺络电子业务类似。IPO的募投资金主要用来发展绕线电感。2016年底公司再融资的资金用来发展一体成型电感和SAW滤波器,开始和顺络电子进行差异化竞争。 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公司业绩出现拐点,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两个募投项目开始贡献利润。
2、既然公司募投项目发展比较好,请介绍下这两个项目的情况。
公司在2016年底募集了8.5亿元左右的募集资金,用于发展“基于LTCC基板的终端射频声表滤波器(SAW)封装工艺开发与生产项目”和“MPIM 小尺寸系列电感生产项目”。2019年1月,公司将“MPIM 小尺寸系列电感生产项目”改名为“MPIM及MPSM系列电感生产项目”,用来发展更小尺寸的MPSM 系列电感。 首先介绍一下一体成型电感项目。这是一种采用模压工艺的电感,主要用于电源管理部分,特别是电流、功率比较大、功耗要求比较低的地方。近年来,手机越来越向“轻薄短小”方向发展,导致机身内部元器件密集排布,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会对密集排列的元器件造成电磁干扰,而一体成型电感磁屏蔽效果非常好。三星、苹果等高端手机品牌在电源管理部分全部采用的是一体成型电感。国内的“华米OV”四大品牌也逐渐开始使用这种电感产品,从中低端机型开始渗透。目前一部4G手机一般需要20多颗一体成型电感。 公司的一体成型电感自三季度开始产能供不应求,公司也在积极扩产。目前月出货量在1亿只左右。 再来介绍一下SAW滤波器项目。公司从2014年就开始研发该项目,2016年增发投产。SAW滤波器是核心射频元器件,国产化率不到1%,更加验证了产品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目前市场在供的都是日本村田、TDK、Skyworks、Qorvo等国外厂商。一部4G手机一般需要40多颗SAW滤波器,均价0.1至0.2美元/颗,市场空间很大。 公司的SAW滤波器从三季度开始月产5000万只,处于满产状态,目标产能是1亿颗/月,预计明年可以满产。
3、刚才提到公司业绩在三季度出现拐点,请问公司的成长逻辑是什么?
公司的核心成长逻辑主要有两点,一是受益于5G行业发展,包括基站端和手机端。先说基站端:一体成型电感已经导入到基站端和服务器等领域。子公司金之川70%的业务都是来自于基站端,主要客户包括中兴和华为,主要产品为电感器和平板变压器等。 目前LTCC滤波器已经导入华为。一个5G宏基站需要416颗LTCC滤波器。小微基站也有LTCC滤波器的需求。一个宏基站能覆盖125个小微基站,一个小微基站需要4-8颗LTCC滤波器。 今年建设的5G基站不到50万个,明年会增长至150万个,基站端会是公司未来很大的利润增长来源。 再说手机端:华为高端5G手机今年已经上市,明年5G中低端手机的上市会带来一波换机潮,公司生产的元器件产品作为手机产业链上游会优先受益。电感已经是供不应求的状态,订单交期较长,不排除未来有涨价趋势。所以公司电感、滤波器都在积极扩产。 公司成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受益于“国产替代进口”的进程加速。由于电子元器件的核心重要性,大客户以前不愿意用国产替代进口,今年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影响,现在都在加快速度进行国产替代来保障供应链安全,SAW、LTCC滤波器已经在替代海外厂商。一体成型电感接单量超过现有产能。华为、OPPO这些头部品牌客户都在找国内厂商做替代支持。
4、公司前面提到现在订单量饱和是满产的状态,未来会不会考虑扩产?现在电感供不应求,是否会考虑涨价?
公司在积极准备扩产,扩产计划已经提上日程。 电感由于产品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差价不大,但是现在电感需求量在提升,订单需求量大增导致交付周期拉长,小客户如有急需产品的话,只能加价购买。
5、用于5G手机的SAW滤波器相较于4G产品会有什么变化吗?
变化不大,主要是新增了5G频段,对应的sub-6GHz频段,会增加TC- SAW、BAW、FBAR等滤波器。北美需要更高频的滤波器,20GHz以上的,需要用到LTCC滤波器。 公司的SAW滤波器目前主要用在手机上,基站尚未涉及。手机方面已进入华为、OPPO、TCL、中兴、联想、摩托、闻泰等品牌厂商。以3000元以下的机型为主,先从低端开始做,慢慢往高端手机渗透。
6、SAW滤波器目前良率是多少?研发团队有多少人?公司准备研发FBAR或者BAW吗?
SAW滤波器目前良率90%多,研发团队几十人左右。 公司在做FBAR滤波器的研发,BAW因为专利问题比较难解决,暂时没有涉及。
7、公司目前的厂房是自有的还是租赁的?
目前公司的厂区都是租赁的,资金都投在设备里面了。自有的智慧园厂区已经在建了,是2016年拿的地,预计明年投入使用,新增产线未来也要搬去智慧园厂区。
8、LCM产品现在情况如何?
LCM产品主要是子公司星源电子在生产,客户已经从白牌客户成功转换至品牌客户,如亚马逊、谷歌、联想、华勤、TCL、宏基和精英电脑等,保证了订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降低了坏账的风险。今年前三季度LCM有5个亿左右的收入。目前这块业务运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