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三诺生物 (300298) 2019-11-14
一、 董事会秘书黄安国先生介绍公司情况
三诺生物成立于2002年8月7日,主要从事血糖仪及配套试条的生产与销售,2012年上市,2018年实现收入15.5亿元,3.1亿元的净利润。根据中康资讯报告,公司产品在国内零售行业的销售量超过50%。为获得更好的工艺技术,公司在2016年收购了世界排名第六的血糖仪公司Trividia。同年并购美国PTS公司后,公司实现了从血糖监测系统提供商向慢性疾病即时检测(POCT)产品的提供商和服务商的转变。通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在产品上,公司实现了从单一血糖指标向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围绕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的多指标检测系统的转变。同时,公司实现了从以零售市场为基础逐步向医院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实现了从电化学平台向光化学平台、荧光免疫平台及移动医疗平台多平台协同研发的进步。公司未来将继续聚焦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的监测,积极拓展POCT检测业务,努力打造“生物传感+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糖尿病及相关慢病管理模式,为慢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多创新性、系统性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提问交流
Q1:公司业绩有所放缓,请问第二阶段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是什么?
回复:(1)公司2002年成立,当时国内的血糖仪市场覆盖率大概占2%,进口血糖仪品牌如强生、拜耳等大多在大型医院销售,其销售价格较高,公司起步将产品定位在中低端收入人群,将产品简单化,在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前提下,以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广大的零售市场,这带来了公司在2002年到2012年期间几乎每年成倍的销量增长,自2012年上市以来,公司也保持了高速增长,最近两年增长有所放缓,主要是由于基数变大,整个血糖监测行业的增速也放缓,目前大概在10%-15%。
(2)保持高速增长需要其他因素的注入,比如基层医疗的发力,公司血糖和相关的多指标监测系统投向基层医疗,当用户不断增加,试条、试剂的需求叠加效应放大,这将是收入新的增长点。
Q2:请问血糖监测产品消费,国家有没有可能报销,以此减轻消费者负担?
回复:一方面国家现行的医保政策和医保范围主要在心脏病、肾透析等大病领域,这些疾病相对的费用总量较小。另一方面,中国血糖监测需求量大,一年的消费金额庞大。目前糖尿病药物在门诊是可以部分报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未来有可能实现血糖自我监测的报销。现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之所以可以进行全额报销,是因为商业保险的介入。
Q3:请问公司无创产品在国内已经开始销售了吗?
回复:2019年8月公司产品AGEscan已经首次亮相于中国健康产业合作与发展论坛(2019年西普会)。AGEscan通过蓝光LED发射一束对人体安全的蓝色光照射到受试者的左眼晶状体,晶状体内的AGEs 被激发产生荧光,仪器可检测到此荧光信号,利用荧光强度与糖基化终末产物积聚水平正相关原理,反映人体眼睛晶状体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积聚水平,实现糖尿病风险无创筛查,并通过统计海量临床大数据,建立糖尿病风险评估模型,精准预测未来糖尿病患病风险。AGEscan已获得五项国际认证,16项科技专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公开发表声明:AGEscan是全球唯一获得FDA认证的AGEs无创检测医疗器械产品。
Q4:请问类似医疗器械的产品从申请注册到上市销售大概的周期是多久?
回复:医疗器械的注册由于在提交注册申请之后,需要提交大量的研发数据,同时针对每一项指标进行漫长的临床分析、技术评价,所以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18个月。
Q5:请问公司的产品目前主要是通过药店销售吗?
回复:公司产品在零售市场销售主要分线上和线下,线上销售占比目前在30%左右,线下以经销商为主,经销商负责对小型非连锁药店进行销售,线下直销则以大型连锁药店为主,目前中国约有12万个药店,通过药店将公司产品直接销往终端消费者。
Q6:请问公司的产品目前网络销售的份额大概有多少吗?是直销吗?
答复:(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购物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当前网络医疗器械销售的放开,公司线上销售正呈现日益增长的趋势,在刚过去的双十一当天,公司产品的线上销售总额达6000万。
(2)线上销售属于B2C模式,是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商业零售的模式,直接发货给终端消费者。
Q7:请问公司管理层考核机制是怎么样的?
回复:公司考核主要以目标管理为核心,比如在销售端,公司2012年-2015年主要以仪器的投放量作为考核指标,2015年-2017年由于公司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试条与仪器比被用来作为考核指标,近两年主要以公司推出的新产品的投放量作为考核指标,诸如此类公司其他岗位都有相应完善的KPI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