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开立医疗 (300633) 2019-11-22
互动提问:
问:公司前三季度利润下滑的原因?
答: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利润的主要因素是销售费用的增加,具体体现在内窥镜产品线销售团队的扩充和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基于对公司内镜产品技术水平的信心和临床医生的良好评价,公司重点加大了内镜销售团队的建设,单独建立了国内、国外的营销网络,目前团队人员已达一百八十余人;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必然趋势,某些西方国家必须通过直销的方式才能进入院内市场,而且海外直销的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销售毛利率和终端渠道的管控。目前来看,公司销售人员已达一定规模,短期内不会再大幅增加,今年也已在几个重要的海外地区建立分支机构,未来新建会有所放缓,公司预计业绩低点已过,未来看新产品的销售情况。
问:公司近期内镜新产品的销售情况?
答: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公司内镜业务仍保持比较高的增速,剔除并购的耗材部分,同比增长接近60%,预计全年仍将保持50%左右的增速,内镜业务发展整体符合预期。
问:2019年下半年超声的市场需求是否改善?
答:除个别客户因特殊情况受影响外,公司并未感受到今年超声市场有明显的需求下降,整个零售端的销售还是正常的。从过去几年国内超声行业的规模来看,一直保持8-10%的增速,未发现明显的周期性,今年的增速是否放缓,有待四季度过后相关机构统计。公司今年全年的最低目标是完成股权激励的业绩指标。
问:药品、耗材的集采政策是否会延伸到器械领域?
答:实施器械集采的最大难点在于产品的一致性评价,以超声为例,不同厂家的产品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产品的性能指标、功能配备、图像质量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性,无法像药品、耗材一样通过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和筛选,因此预计医疗器械实施集采将存在较大障碍。目前在基层医院,有些地方政府会组织集采,对厂家而言,尽管单价会有所下降,但费用方面会明显减少,利润水平仍然可观。
问:公司未来新产品的情况?
答:公司未来将主要围绕超声和内镜两条产品线进行延伸,具体包括IVUS(血管内超声)、超声内镜、硬镜、镜下耗材、IVD等。IVUS已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目前正在临床阶段,因该产品临床试验时间较长,预计距离拿证仍需2年左右的时间;环阵的超声内镜已于今年9月取得CE的证书,预计在2021年获得国内的注册证。公司的2K硬镜已于今年发布,后续将推出4K硬镜,硬镜是公司从临床内科介入到外科的一个重要契机。镜下耗材方面,子公司威尔逊也正在注册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止血夹,因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临床周期较长,预计还需一年左右时间拿证。总体来看,开立多年来重视研发,推出了超声、超声探头、软镜、硬镜、血管内超声、超声内镜等一批代表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医一流水平的产品,未来产品线的丰富将更好的满足国内三甲医院的需求,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