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凯乐科技 (600260) 2019-12-18
1、从事军方专网通信业务在上市公司中是否有同行业可参照公司?
据我们不完全了解,从A股上市公司中利集团、合众思壮、亨通光电等公告中看出与公司有部分相同业务。关于公司的行业情况、业务模式等内容可以阅读2018年5月28日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公告里有非常详细全面的介绍。
2、军方专网业务的可持续性如何?
作为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网通信以及数据链量子保密在我军的装备空间巨大,方兴未艾,将保持相当长时间的装备强度。根据券商的报告,以美军为例,美军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装备了三代典型的数据链系统,截止2019年,其最新一代数据链C4ISR系统的相关采购金额高达318亿美元,再考虑到部分数据链产品包含在武器装备中,美军数据链产品的实际采购量远高于318亿美金。而国内我军的装备节点数更多,专网规模会更大。
3、请介绍一下公司专网的主要产品、功能、销售量和价格?
专网能够临时布网、自行组网,主要用于政府、军队、武警、铁路、石油、公安等特殊行业。公司专网通信产品具有自组网、自愈合、部署安装简便、网络稳健、拓扑结构灵活、抗干扰、有保密功能、支持集群通信等优势,为用户提供灵活、便捷的无线链路,能够较好的适应各种应用场景及业务需求。因产品相关信息涉密,不便详细介绍。
4、目前公司有与军方的直签订单吗?
目前已经有少部分的军方直签订单,2019年1月2日公司曾公告过一笔与军方的直签订单,但后来顾虑到军工企业的信息披露限制未再继续公告。未来公司会重点发展军方直签订单业务,因为直签订单的付款条件和利润率水平都会显著好于多环节制造业务订单,而且在不违反军工保密条款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进行披露。
5、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公司基于标准的芯片关键技术研究的内容以及要达到的产业化目标吗?
公司与相关方就专网芯片授权和芯片项目研发投资正在洽谈中,该项目的目标就是实现军民融合关键芯片的自主可控。公司超低功耗无线局域通信物联网标准研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启动了基于标准的自主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开展了“高精度导航模块+终端(单兵)”在专网通信、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6、前面的调研中公司提到现在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在好转,而市场一直感觉公司净利润好但流动性差,可以详细说明一下吗?
2015年到2016年刚承接军方专网通信订单时,通过举债和定增进行订单垫资,上市公司的预付账款快速增加,经营性净现金流短暂为负,筹资性现金大量流入,同时净利润开始高速增长;2017年底,随着大量货款陆续回笼,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开始转正,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进入2018年到2019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大幅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已达21.4亿,且预期年底这个数字仍会大幅增长。但2018年以来,始料未及的去杠杆去通道浪潮,使得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型金融机构和非银金融机构对公司的贷款大幅度收缩,公司债券到期后难以发行新债,公司有息负债从2017年底高峰时期的48.2亿元被动缩减至2019年9月30日的20.11亿元,1年零9个月时间净归还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各项借款28.1亿元,公司的筹资性现金大幅净流出。这就是上市公司这两年来经营性现金流和净利润增长强劲,而流动性却很紧张的最主要的原因。但是随着货款持续大幅回笼以及公司与主要供应商谈判将订单首付比例从100%下调到30%,大家可以观察到公司2019年3季度经营性净现金流和筹资性净现金流相抵之后出现了1亿多的股权自由现金流,目前公司的有息负债规模甚至远低于2014年12月31日,而2014年上市公司收入仅为2018年的十分之一,2014年的净利润还不到2018年二十分之一!也就是说,现在金融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贷款是非常放心的,贷款继续缩减的可能性很低。公司在跨过股权自由现金流由负转正的拐点之后,净现金正在持续大幅度的增长。
目前公司融资环境明显好转,已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后期还将发展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
7、为何公司承接的军队第三方平台订单需要垫资(预付账款)?
因为客户对某些组件和器件原材料供应有指定,这些组件和器件的供应周期较长,因此需要提供垫资预付这部分款项。这不是公司独有的现象,与第三方平台有业务的公司,都是这个模式。
8、应急通信的业务进展?
公司基于战略需求和业务拓展,投资1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凯乐应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乐应急信息”),主要从事应急通信技术、应急通信设备的研发、销售。
公司在前期参与中国移动应急通信相关标准制订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凯乐应急信息,有利于项目的落地,尤其是能够迅速开拓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应急通信市场。公司将抓住国家加快推进应急通管理体系和现代化的发展机遇,迅速拓展应急通信市场。
9、据说公司对上海凡卓有分拆的打算,可以谈谈吗?
上海凡卓是公司民用通信业务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客户包括国内三大运营商和腾讯阿里,近年来凡卓实现了从手机设计代工向运营商和对讲以及智能互联产品业务的成功转型,未来的预期业绩向好。作为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凡卓的业务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公司关注到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分拆的管理规定出台,将根据相应的规定考虑上海凡卓分析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