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问答全文
航天宏图 (688066) 2020-03-03
第一部分、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遥感卫星、导航卫星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大气海洋信息化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国产卫星专业服务与行业应用为使命,聚焦遥感、导航等核心技术,为行业用户提供空间信息应用整体解决方案,主营业务包括卫星应用系统设计开发、数据分析应用、自有软件销售等。
公司现有员工12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80%以上。拥有国家级专家头衔、高级职称、博士硕士学位组成的研发团队,技术力量雄厚。自主研发的PIE软件是中国政府采购名录中遥感类软件产品,在大气海洋、水利环保、减灾应急、国土测绘等10余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第二部分、2019年经营情况介绍
一、收入情况
2019年营业收入6.07亿,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8200万,同比增长29%。业绩增长原因主要有:(1)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2015-2025的发展规划加速落地,为公司业务提供持续稳定的数据源,催化了新的行业应用场景。(2)国家机构改革和军队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政府和部队的投资在增加,单笔订单规模也在增大。(3)随着部委级、国家级遥感监测平台的完善,可以对全国的监管手段更及时有效,来自于省市级的需求增加。
(一)2019年收入结构情况
1、主营业务:行业应用系统收入大幅增加,2018年占比35%,2019年收入占比58%,大多项目从可研和初步设计阶段转向实施阶段;咨询设计收入占比从2018年50%降低到2019年的20%。
2、区域分布:公司从2017-2018年建立地方的营销体系逐步起到作用,2019年北京以外区域收入大幅增加,由2018年1亿增加到2亿多,占比从23%增长至37%。公司未来2-3年发展战略将以国家级产品平台为牵引,将业务拓展复制至省市一级,如:国家级气象大数据平台、国家级生态红线监管平台等。
3、下游市场:气象、海洋、环保等优势行业2019年同比增长60%,减灾应急、测绘行业同期增长100%-200%。
4、商业模式:收入以政府、部队等2G模式为主,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拓展SaaS业务,2018年两个SaaS客户订单500万,2019年-2020年1月该类客户数累计约30个,合同金额增至2000万元左右,增长方向集中在大气环境监测平台、山火监测平台等,毛利率在70%左右。
(二)利润情况
2019年归母净利润8200多万,同比增长29%,期间费用占收入比和同期持平。其中,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从11%上升至14%,较同期增长了70%以上,投入在PIE云平台、PIE平台AI技术的研发,提升遥感智能解译算法的先进性和样本库,加强了产品对不同数据源的适配。
(三)管理情况
1、人才引进:加大了高水平人员的引进。
2、技术引进:国内主要高校采用购买与合作的方式,把先进算法融入PIE平台。
3、PIE平台的推广:组织PIE二次开发大赛,参加国内外展会100多场,举办了PIE走近校园与进课堂的活动,举办了191场PIE软件培训,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为未来产品推广提供基础。
4、其他管理措施:2019年引入了华为IPD管理,提高人均绩效;2019年启动85100计划,开始未来管理人员的梯队建设;对项目及加强了信息化管理。
第三部分、提问与回答环节
1、公司在国土资源调查参与情况?
答:公司主要参与遥感相关软件平台的建设、遥感信息分析,这一部分在整体盘子中占比不大。去年的三调与今年陆续大概有接近2亿的订单,项目主要是软件平台为主,地方和部委的都有。国土资源调查业务会持续几年,未来还会有一些持续性的增长和收入,三调整体有接近100个亿的规模,国土空间规划还会有3至4百亿的市场。
2、国家主管部门有哪些推动遥感产业化的具体措施,公司参与情况?
答:从高分的行业示范开始,公司一直参与其中,参与了十多个部委的行业示范,与相关部门联合程度高。去年中标了一个3000多万的国产高分软件的项目,以PIE平台为基础从数据处理、加工到机器分析的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目前高分数据资源稳定,可以满足80%-90%的应用场景的需求。
3、公司导航业务的驱动因素,实现全球组网会给相关业务带来哪些变化?
答:公司主要发力点为北斗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扩容,未来地面系统方面订单会有所增长,包括省级北斗数据中心的建设;在北斗导航行业示范应用方面也将是未来主要拓展方向,2019年公司中标了海上北斗高精度测绘项目,规模6900多万。未来北斗导航的发展由过去以硬件为主逐步转向以应用为主,全球组网完成后结合北斗的搜集系统、短报文系统开展一些应用服务,公司的优势在于承担了北斗核心系统建设,陆续在承担行业的典型示范应用,在这个基础航未来将遥感与导航结合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海洋、气象、测绘等优势领域的布局?
答:2020年重点突破的领域包括:(1)自然资源的调查与监测,2019年公司自然资源部的业务增量较大,未来两年自然资源监测和用途管制的市场规模约300-400亿,公司已利用国家级平台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2)应急管理部业务,具体包括安全生产监测和自然灾害预警,目前公司参与了应急管理部风险预警平台建设,国家将启动灾害风险普查专项和自然资源监测系统,未来会有几百亿的市场规模。(3)海洋方面的应用由近海拓展至远海,包括海洋动力、海洋磁场等新业务方向,公司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状态,在海洋的防灾减灾、航母出海、战场环境保障等方面发力。(4)军队方面:十三五进入收官阶段,来自部队订单明显增多,以前部队比例占30%左右,未来会更多。
5、国土资源实景三维项目情况?
答:如果自然资源部实景三维项目全面落地的话,未来市场规模将会达到万亿级的规模。公司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做了小范围试点,项目规模在6000多万左右,经费来源于国土资源三调的尾款,遥感数据来源于卫星遥感和无人机平台的航空遥感。整个实景三维项目的还没明确规划,目前只是部分省市在做小范围的探索。
6、高分专项的卫星数据获取和利用模式?
答:公司数据源分两块:(1)承担部委和省市一级的项目,主要交付定制化开发的软件系统,在不做商业用途的前提下,我们主要是软件系统和相关数据源去做适配,数据主要是政府部门间自己协调;(2)商业化用途方面,公司与国家几个主要的卫星中心都有长期合作关系,依据相关规定,可以购买数据用作商业用途,也可以向一些商业卫星公司购买数据。
7、公司SAR遥感卫星数据应用情况?
答:光学和红外遥感数据可以达到亚米级,SAR的数据相对缺乏,数据量和数据精度不够。公司目前遥感业务以光学和红外数据为主,SAR卫星应用项目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洋方面领域。未来多源遥感数据的综合应用是遥感应用的主要方向,可能会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
接待过程中,公司与调研者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严格按照公司《媒体采访和投资者调研接待办法》等规定,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没有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等情况。